为什么国内没有航班,能直飞南美洲?难道是中国技术还做不到?
今年5月11日,我国开通了深圳直飞墨西哥城的航线,终于打破了我国没有飞机直达拉丁美洲的尴尬局面。
可有个问题却让人好奇,明明民航业已经如此发达了,为什么开通一条航线,还值得央媒专门报道一下?这事儿还真没有那么简单!
如果从北京直接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,且不说一路翻山跨海,光直线距离就有19255公里,地球的直径也不过才12742公里。
这可是妥妥的香飘飘奶茶层级了!不说在飞机上待20小时以上是什么感觉,对于飞机的油箱来说也绝对是不小的考验!
飞机油箱:真飞不了
目前世界上最长航程的商业飞机是A350ULR(超长航程系列),最大续航距离约为9300海里(约17223公里)。看来距离还真是个大问题,从数字上来看,北京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距离已经超过了民用飞机的极限了。
不光是布宜诺斯艾利斯,其实从我国飞南美洲的任何一个国家,都已经超过了商业航程的极限。就连较近的厄瓜多尔和巴西圣保罗,距离也远远超过大多数客机的能力。
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不造一个超级大油箱呢?
理论上看是没啥毛病,给飞机多加油多飞点就行了,可增加燃油载量不仅意味着飞机重量增加,还会影响飞行速度和燃油效率,更别提如果真装满燃油,座位数就得减少,这对客运飞机来说是巨大的成本压力。
新加坡飞纽约的长距离航线,很多航空公司都砍掉了经济舱,仅保留商务舱和舒适经济舱,飞机装了太多油势必留给乘客的空间就少了。
油耗、载客和效率之间的三角难题
鱼和熊掌不可兼得,在航空这件事情上,航空公司也总是面临着选择的难题。几乎每一个航空公司,都在航程需求和商业效率之间不停的做着妥协。
为了保持合理的载客量并控制油耗,飞机不得不舍弃绕地球半圈的豪情。就拿这次央媒进行报道的深圳到墨西哥城为例,约14000公里的航线,已经是目前我国最长的直飞国际客运航线,需要耗时16小时左右。
这条航线能够开通,主要是因为墨西哥城和我国之间,有较为频繁的商业往来,而且作为拉丁美洲的重要市场,墨西哥还吸引了不少商务和旅游人群。
即使是这样,这条长航线也是刚刚在技术上沾上了一点点的边,距离17000公里的航程还差的远呢!
而且这流水一般消耗的燃油,也绝对会让航空公司头疼不已。作为航空公司的开销巨头,油费可以占到航空公司总成本的30%至40%。
为了节省油钱,各大航空公司可谓费尽心机。
航空公司和飞行员们在减少APU使用、利用气象条件顺风飞行、提高巡航高度等方面做出努力,可这些操作虽然可以提高效率,还是不能从根本上突破航程限制。
即便从技术上看,只要加够油就能实现直飞,经济压力和油箱限制也会让航空公司望而却步。
所以我国也只能开通深圳到墨西哥城的直飞,这几乎已经是民用航空的航程极限了。
问题又来了,既然油箱占地方,为什么不选择空中加油呢?
战斗机都可以轻松通过空中加油增加航程,民用航空为什么不效仿呢?
民航机与军用加油的差距
在军用领域,空中加油早已是战斗机远程作战的关键技术,可以帮助战机在执行任务时延长续航,让全球空军力量具备跨洋飞行的能力。可为啥民用飞机不行呢?
空中加油技术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,第一例空中加油是通过一根油管在飞行中抛接完成的。自那之后,各国航空专家不断改进这项技术,现在主流的空中加油方式分为软管加油和硬管加油两种。
软管加油就是在空中钓鱼,加油机放出软管后,受油机飞行员要精准控制距离和高度,插入加油探头。
硬管加油则通过加油机尾部伸出的钢制管道,将油料泵入受油机油箱,两者结合达到超级快充的效果。
光从字面上来,这两种加油方式都极为复杂,不是考验飞行员的技术,就是考验设备的精准度。
想要实现成功加油,必须同时保证速度、距离和气流稳定,尤其在万米高空,飞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更是常见。
为此各国空中加油机,都配备了复杂的控制系统,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,才能确保加油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这些技术一旦应用在客机上,问题将成倍增加。
首先是民航和军用的需求不同。军用加油机通常面对的是能灵活机动的战斗机,而民航客机大多庞大笨重,且民航飞行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,不容半点失误。
在乘客满载的民航客机上,进行硬式加油,如果出现操作偏差,不仅加油机风险高,还可能对客机构成安全隐患。
民航的油量需求远大于战斗机,战斗机一架加几分钟油就够飞半个地球,而民航客机一个航程加油量可能要几十分钟,总不至于为了空中加油,航空公司还得专门配备运-20吧!
不仅如此,空中加油对各方面条件要求极高:加油机要根据相对速度精确控制软管的收放,以避免松弛、扭曲或拉力过大。
为了保障安全,加油软管要具备切断装置,以防在紧急情况下发生断裂。
可这些技术的应用成本极高,对民航客机的需求也不大,因此目前根本也没有公司专门针对民航设计空中加油系统,毕竟民航可以通过经停来解决这个问题,没有必要舍近求远。
相较于军机在空中高速飞行下的快充需求,民航飞机最关键的考虑是如何让航程经济、平稳、安全,军用加油所面临的操作难度和极端情况,都不适合直接应用在民航机上。
所以说,军用的东西不能直接拿来用在民航机上,民航机的油箱容量和续航能力,依旧是其最根本的飞行条件。
其实还有个关键问题比距离、油箱容量和空中加油更重要!
去南美洲的需求量,到底够不够开条直飞航线?
南美洲距离我们实在太远了,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,南美洲的国家虽不算生疏,但去南美洲不论是旅游还是商务,都是个罕见的选择。
开设直飞航线的根本原因,还在于市场是否能养活这一航班。航空公司经营航线讲究的就是投入产出比,如果成本高、需求低,再有诚意的航线也难以为继。
近年我国与南美洲的经贸往来不断增加,尤其在农业、矿产、技术合作等领域,但往来的人数仍不算多。
以深圳到墨西哥城的航线为例,南美贸易邻居墨西哥凭借丰厚的农业资源和相对丰富的旅游需求,成拉美地区的直飞优选。
而中国与其他南美国家,比如巴西、阿根廷、厄瓜多尔等,虽然有贸易和项目合作,但商务往来的总量仍然不足。
航空公司不是慈善企业,没有足够的商务客流和游客数量支撑,难以达到收支平衡。
长航线本身投入巨大,再加上超长距离带来的高昂燃油费用和运营成本,从航空公司的角度来考虑,就算现有条件足以支撑如此远距离的飞行,也根本就没有开通航线的意愿。
而且一条动辄20小时以上的航程,意味着高昂的机票价格。虽然安第斯山脉、亚马逊雨林、里约狂欢节都让人心驰神往。但是对游客来说,时间好像也没那么重要。
直飞虽省去了转机的时间,但相比之下还是价格来得更香。特别是对旅行者而言,选择中转可以大大降低旅费,节省出更多预算吃喝玩乐不好嘛!
所以真正对直航有需求的人群应该是商务人群,特别是时间如金钱的金融人士。新加坡飞纽约的航线就是如此,支撑的主要是金融商务人群,这部分人群既对机票价格敏感度低,又有足够的流动需求。
可南美洲不是纽约啊,没有华尔街这样的全球金融重镇吸引大量商务旅客,且和我国直飞潜在客源的数量差距显著。
大多数南美国家与我国的经济合作虽稳步推进,但规模有限,常年往返南美的商务人员和技术人员总量不足。对大部分行业而言,南美洲市场相对小众,因此直航的运营潜力始终不足。
结尾
从距离、技术到市场需求,种种原因共同决定了我国目前无法开通直飞南美洲的航班。
我国航空技术日益进步,民航客机性能的提升让航空公司逐步可以尝试更远距离的航线。但在我看来,南航深圳飞墨西哥的开航经验,跨半球航线真正开通的关键不仅在于技术,更在于需求的平衡点。
市场需求不足,技术再先进也无法落地;没有足够客流和高频往来,航线的运营只能是勉强维系。
或许未来,我们有希望看到更多直飞南美的航班,但这一切还要看一带一路的成果。
如果中南美经济往来不断深化、旅游市场逐步拓展的话,或许未来有一天还真能实现直航的梦想。届时我们或许能在一次愉快的飞行中跨越万里,到达南美大陆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